联系我们

能否在萧山复制便利的“滨江模式” ?

发布时间:2011/10/24

 关注“市民第一餐”系列报道之五

“滨江模式”挺便利 萧山能否复制?

长河餐饮广场内,有各式早点可供周边小区居民选择。记者 彭鹏 摄

  琳琅满目的各式早点,宽敞明亮的就餐大厅,一个辖区内的居民可以在家门口的早餐广场里挑选到适合自己口味的早餐。以往“游击队”似的流动摊贩被统一收编为“正规军”,广场门前还有10多个供有车族停车就餐的车位……昨天一早,记者来到滨江,实地体验了“滨江模式”早餐市场方便、舒适、卫生的就餐环境。

  这样的模式能否复制到萧山?

  环境优、选择多,5元钱早餐蛮“落胃”

  早上8点,记者来到位于滨江区长河街道齐飞路279号的长河餐饮广场,广场对面就是滨兴东苑的出口,广场上还有10多个停车位。

  走进广场,奶白色的地砖、暗棕色的桌椅,宽敞明亮的就餐大厅可同时容纳200余人用餐。广场分制作区、粗加工区、销售区、就餐区、吸烟区等几个区域,有专门的阿姨负责收拾餐桌。

  清真兰州拉面、其富早点、真情小吃、宾兴旺角、贵州花溪牛肉粉等五家特色餐饮店横向排开,小笼、煎饺、炒面、炒饭、蛋饼、茶叶蛋、粥、馄饨……各式口味的早点几乎都能在这里找到。记者买了一碗小馄饨和一个蛋饼,一共5元。蛋饼是现做的,味道不错,很快,热腾腾的小馄饨也端了出来。找个空位坐下,正前方的墙上挂着一台液晶电视,边看新闻边吃馄饨,这顿早餐吃得蛮“落胃”。

  虽然已过了早餐高峰,还是有顾客陆陆续续来买早餐,有的打包带走,有的坐下来吃。贵州花溪牛肉粉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广场的营业时间从早上6点一直到晚上8点,一日三餐均对外营业,最晚可延迟到晚上9点。

  “游击队”变“正规军”,试水两年效果佳

  从2009年至今,滨江区的早餐广场模式已经试水满两年,并陆续开出了长河餐饮广场、中兴美食广场、白金海岸早餐广场和江南饮食广场等多个小区早餐广场。“东西多,停车方便,环境清爽,我们全家人的早饭都是在这里解决的。”滨兴小区的翁女士一家早已是早餐广场的常客了。

  据滨江区长河街道经济管理科负责人介绍,以前许多小区里无证摊贩点多面广,执法像在打游击,而早餐广场采取了疏堵结合的方式,把“游击队”收编为“正规军”,既便于有序管理,也让市民的每天第一餐吃得更放心。“仅长河街道,就已开出了3个早餐广场,每个广场都有5-6家特色餐饮店入驻。”

  “从2009年开始,我们就探索出了早餐广场这一模式。先后在百姓居住密集的三个街道设置早餐广场,规划13个,目前使用6个,不仅可以进驻无证摊贩,也解决了商住楼不能开设餐饮场所的问题,市民也有地方吃早餐,餐饮广场很受欢迎。”滨江区社会发展局副局长杨国和说。

  萧山能否借鉴

  整合路边摊,组合成小餐饮联营店,进驻各个社区,“滨江模式”萧山能否借鉴效法?可行性又有多大?

  事实上,为了解决市民的早餐难问题,萧山区政府一直在积极推进放心早餐工程的建设。记者从区贸易局商贸管理科了解到,2011年6月,我区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推进“购物天堂,美食之都”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提出要鼓励发展便民便利项目,并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以连锁经营方式新增的早餐、洗烫、家政服务、再生资源回收、社区商贸服务业等便民便利项目,发展数量达到3家以上的,每新建1家,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下、50—100平方米和100平方米以上的,一次性分别给予连锁总部每家1万元、1.5万元和2万元的资金补助。”

  “但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却遇到了许多问题。”商贸管理科科长吴容说,“滨江模式”说到底是一种市场行为,萧山的早餐市场想走上规范化经营的道路,既需要政府的扶持培育,更需要多部门的共同协调。新时代大酒店去年就曾有过进入早餐行业的想法,打算在全区开设150家岗亭式早餐门店,制定了可行性报告,进行工厂化生产。但实施之初就遇到了不少困难,人员、场地、配送……涉及工商、卫生、城管,包括小区物业等多个部门,也导致各环节的落实出现了问题,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吴科长认为,“滨江模式”不适合在“先天条件”不足(用地难保障)的老小区实施,但可以在新小区试验,首先要解决用地问题。“可以参照解决‘买菜难’问题的方式,在新建住宅小区土地出让时设置前置条件,要求开发商将早餐广场列入小区配套计划,建成后无偿划拨政府管理。”

  业内人士也认为,早餐行业的运作在其初期发展阶段,政府只能给予政策扶持和引导。一旦形成一定规模后,还要进一步引入灵活的市场竞争机制。当然,经营者也应该创新经营方式,完善经营手段,把早餐市场做大做好,真正满足市民的需求。